当前位置:首页 > 厌学问题
01
做了父母,特别是孩子还小的时候,我们几乎每天都要面对孩子的情绪。该怎么搞定眼前这个爱发脾气的小家伙呢?
有一次,我见到一位妈妈把发脾气的孩子甩到路旁,还威胁孩子继续发脾气就不要他了。
如果你问她,“你爱这个孩子吗?”
“爱啊!我愿意为他付出生命!”肯定会这样回答。
“但你为什么不愿意让他发脾气呢?”
“孩子发脾气让人恼火,控制不住!”
结果孩子哇哇大哭,撕心裂肺的。
在脾气来的时候,不管不顾的父母太多,真下得了手。管他是亲生的还是亲生的,反正这时也不顶用了。
还有一种办法,就是对发脾气的孩子置若罔闻,让他自动熄火,进行冷处理。
看似方法温和,其实于孩子于自己,问题还是在那里,没有得到解决。
下次还是会如此,恶性循环。
02
其实,孩子发脾气,都是有原因的。而你真的能耐心去倾听和找寻原因吗?
面对孩子那些发脾气的时刻,只要父母的思维模式稍微改变,用共情的方式来看待孩子的执拗和哭闹,心态就会发生很大变化。
有一次坐地铁,遇到一对父子,孩子应该只有三四岁的样子。刚开始上车,孩子在爸爸的身边坐着,好奇地问这问那,非常高兴,爸爸也耐性的给他解答。
可过了没多久,孩子开始想站起来玩,爸爸阻止了他那样做,因为在车厢里站不稳。说完后爸爸又开始看着手机。
孩子问的问题,也没有认真去回答,反而跟孩子说:“不要再说话了,车厢里要保持安静!”
孩子倒也乖巧地坐在那,也许是太无聊了。
他过了一会又说,“爸爸,我要下车了!”
“还没到站,再等等!”
“不行!不!”孩子已经不耐烦了。
这时爸爸放下手机,把他抱在怀里。
跟他说着悄悄话,没想到小家伙又安静了下来。
可没过多久,他又说:“爸爸,我想奶奶了!”
“奶奶回老家了。”
他听到爸爸这样说,又开始不高兴了。
可爸爸呢,这时也不乐意了,
“你这孩子,怎么总是爱发脾气啊!”
听爸爸一批评,他哇哇地哭了起来。
其实,从头到尾,孩子一直在想办法吸引爸爸的关注,只要爸爸跟自己说话,而不是看着手机,他就不会那么焦躁。
可爸爸却一直没有想到孩子的需求,他觉得坐车就是坐车,安安静静就好。
孩子需要什么?绝不是大吵大闹之后,得到父母的责备惩罚。
他们发脾气,秘密往往是在呼唤爱。他们渴望跟父母建立联结,得到父母的关注,期待父母理解自己的需求。
如果你抓住了,孩子会欢欣雀跃地配合。而如果你冷漠地忽视了,那只会让他付出更大的努力(也许是更用力地哭闹)。
03
面对常常脾气的孩子,我们该怎么办?
1、给孩子创造一个情绪稳定的周边环境。
一个父母常年争吵不休的家庭,孩子的情绪是很难稳定发展的。
比如孩子在书房写作业,突然客厅就传来打骂声,他能安心做完作业吗?
或者孩子做错了事,根本就不敢去说,只能害怕的等待,结果父母一见面就是大声训斥,吓得他瑟瑟发抖。
因为孩子会不经意间模仿自己的父母,包括所有好的坏的行为习惯。可以说,孩子脾气的好坏,跟父母息息相关。
好比土壤和花朵一样。差的土壤,无法长出好的花儿。
孩子需要一个能够放松的,可以自由表达自己,可以犯错的环境。能够认真探索思考,感受规则。
2、帮助孩子认识情绪。
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去学会描述自己的感受,说出自己的真实需求。
你可以问一下孩子,如果生气了,你会怎么办呢?
上次我问小小鱼这个问题。
他跟我说:
“也许我会大哭,因为哭出来就舒服一些,我也许会告诉老师,有人惹我生气了。”
“那你会不会打人?”
“我不打人,因为那样做不对。”
这是跟他读《杰瑞的冷静太空》后,我们的一次对话。他还说要搭建一个自己的冷静空间,叫做恐龙乐园。
只要我生气,就想到了恐龙乐园。
“对,想想开心的事,总是会让我们没那么生气。”
所以说,除了平时的一些引导和练习,帮孩子认识情绪,亲子共读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。
借助书本让孩子去认识情绪语言。而且故事也往往是现实世界的缩影,孩子从故事中辨识不同情绪,了解人们如何处理愤怒、恐惧、快乐及忧伤等不同情绪。
3、让孩子用“说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。
当小小鱼发脾气的时候,我总是会提醒他“说出你的感受,跟爸爸说一下。”
有时他会闷着不说话,所以我也一时间找不到原因。在生气时,孩子会选择对抗,所以一般闭嘴了。最好的是在生气前,就能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。
也许仅仅是“我不喜欢你把我的恐龙玩具放在盒子里。”因为他安排那只恐龙在那站岗呢。
所以,让孩子表达情绪,我们就需要尽早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。
让他们知道一些情绪语言。
比如“我很生气”、“我有点不高兴”、“我现在很高兴”、“你让我不舒服”、“我要发脾气了!”……
当孩子发现语言能帮助自己表达情绪,也会高兴地使用它们来赞美人,“阿姨,你真漂亮”、“我喜欢这个弟弟”、“我感觉太好了!”
这样的锻炼,除了每天坚持亲子共读外,还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来描述一些物品、事件。
就算是一岁不到的宝宝,你带出去,也可以指着大自然中的一切,跟他解说。比如云、树、草、房子、车子等,他们非常喜欢听的。
同样,你也可以跟孩子解说动作。
比如把你的小手抬高高,把你的小脚伸过来。摸摸你的小脸蛋,穿上这件蓝色的小背心……
当孩子的语言表达增强了,情绪的表达就多了一个通道。
对于大的孩子,已经有了说的能力,但他们往往不愿意说出来。
关键看家庭环境是不是能让他们表达出来,看他们愿不愿意表达出来,这是值得父母反思的。
04
其实,爱发脾气的孩子,是在呼唤爱,也更需要爱!不要觉得发脾气的孩子不好,而从不发脾气的孩子就是“乖”孩子。
有一种孩子为了大人满足,宁愿牺牲掉真实的自己,放弃自己的感受。只能把渴求和感受埋在内心。
这样的孩子看上去安静懂事,其实内心没有自信,往往找不到自己,容易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。
比如情绪憋在心里久了,孩子变得消沉,有心理研究指出童年里过度的消沉,没有光彩,拥有糟糕童年的人成年后患抑郁症的概率更大。
孩子的情绪,特别是不好的情绪,更需要得到父母的接纳。那个缺点满满的自己,更需要父母的尊重和爱。
在情绪的管理中,亲子关系会不断变化。不管是对孩子还是对父母自己而言,有效地情绪管理都是有益的。
不管如何,父母一定要先修炼好自己的脾气,因为你的平和坚定地态度才是关键。
当你能平和坚定地守住原则,不会被脾气操纵时。孩子会更愿意接近你,听你说话,跟你说话。